开盘之初,绿黄价格上移 十月是金秋,我国白糖种植季节分为十月至九月,所以十月也是划分新旧种植季节的分水岭。目前北方甜菜糖已经压榨,南方甘蔗还在等待。根据初步市场调研,今年甘蔗含糖量不如往年,压榨时间可能会推迟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新糖将在后期投放市场,供应压力将会延迟。但今年的新糖产量可能与同期持平或略有下降,市场重点主要是后期的进口和新糖生产。 在中国20/21作物季节开始新的糖生产 目前,华南甘蔗已进入成熟期后期。我国的种植季节为11月至次年4月,食糖产销年为10月初至次年9月底。这一季,中国北方产区已经开始提前压榨了。9月20日,内蒙古第一家甜菜糖厂开始投产。截至10月12日,内蒙古已有12家糖厂开业,新疆已有7家糖厂开业。中国新糖总产量达到7.91万吨,比同期减少约5.42万吨。受雨水和降水的影响,这个作物季节的新糖市场比往年要慢。但是根据之前的市场调研,今年广西不同地区的甘蔗生长是两极化的,广西部分地区天气好,气候好。比如柳州,甘蔗长势较好,新植和宿根甘蔗的株高逐年增加。今年预计单产6吨/亩左右,但今年甘蔗含糖量比往年少。但由于广西崇左地区5-7月份干旱,苗木株高普遍偏低,但苗木数量仍高于同期。综合考虑,预计广西将保持600万吨糖产量。然而,如果甘蔗来源流出,广西政府预计将降低糖产量预测。市场预测,未来几年广西的收益率趋势不会有太大变化。主要原因是甘蔗种植面积难以增加,近几年由于人工收割化肥成本增加,甘蔗种植面积停滞不前。速生桉、糖橙等替代作物影响较大,广西种植面积易降难升。此外,受丘陵地形限制,机械化种植和收获难以实施,人工割蔗成本增加,变相影响甘蔗跨区域外流,推高甘蔗收购价格,增加糖厂成本。由于疫情原因,跨境劳务输入困难,目前没有甘蔗切割器。 国际糖价已经走出低谷 在谈后期进口问题之前,我们先分析一下国际糖价。如果国内外市场的价差增大,后期国内进口数量会稳步增加,但如果价差持续减小,后期进口的驱动力可能会受阻。国际标准化组织预测,19/20作物季节新作物季节的全球糖产量估计为1.6681亿吨,低于此前预测的1.7414亿吨,消费量估计为1.7158亿吨,低于此前预测的1.7645亿吨,库存估计为4443万吨,低于此前预测的4958万吨。美国农业部预测,20/21作物季节全球糖产量将为1.8808亿吨,消费量为1.7780亿吨,库存为4355万吨。目前,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在世界范围内结束,其对食糖生产的影响也没有消退。巴西是南半球重要的产糖国,这个季节4月份开始收获,10月份产量已经达到峰值,每两周半逐渐下降。9月下半月,中间压榨了4022万吨甘蔗尽管印度继续增加产量,但中国最低糖价的上涨导致其出口门槛向上转移。但印度疫情造成了其财政拮据,新作物季节出口补贴能否如期上调支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印度有丰富的糖资源,新的作物季节即将开始。但由于疫情原因,印度是否有足够的甘蔗切割资源还有待观察。 进口仍是后期关注的焦点 前期国家对食糖进口实行严格控制,采取三年税收保护措施:2014年紧急出台法规,将加税食糖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。在随后控制发放许可证数量的基础上,配额将于2018年增加。进口许可证控制在180万吨,于当年3月发放;2019年,新增许可证进口许可证控制在135万吨,将于当年5月发放。从今年开始,将实行进口配额备案制度。今年上半年国内食糖消费以国产糖为主,进口原糖量较小。此外,商务部在6月底发布文件,将额外的糖纳入进口报告管理后,政策的具体细节一直没有定论。有人认为中国会放开进口,有人认为进口不会完全放开。此前,额外原糖的进口需要登记,因此进口节奏暂时放缓。受备案制度限制,未经许可的加工糖厂暂时不能使用原料生产,且有一定的时间窗,供应紧张。 2020年1-8月,中国进口食糖223.64万吨,同比增长26.12万吨。8月份我国食糖进口68万吨,比上个月增加37万吨,同比增加21万吨;巴西9月份向中国运送了57.97万吨糖,低于8月份的76万吨。综上所述,在新糖料作物开始的时候,正是国内糖料供应青黄不接的时候。在供需紧张的背景下,糖价一路上涨。南方糖可能在11月压榨。新糖上市后,糖的价格可能会掉头向下,投资者会小心翼翼地追逐。